鏡湖護理同仁與內地專家討論倫理及執業安全問題

(2017-06-07)
  • 研討會有助與會者提升學術水平和臨床教學質量

  • 圓桌會議出席者合照

  • 圓桌會議討論最常見的倫理道德困境

  鏡湖醫院護理部及學院合辦的第八屆「2017鏡湖護理學術交流會」圓桌會議及研討會於本月三日展開,以「執業安全,質素保證」為主題。外科、內科、重症醫學科、婦產科、兒科、康寧中心等十個科室代表在圓桌會議上帶出臨床最常見的倫理道德困境,藉此機會交流應變的對策,碰撞倫理與科學思維,集思廣益提出對患者最適切的照護方法。研討會則透過專題講座及發表口頭文章,就臨床個案的倫理,以及執業安全的問題展開討論,分享和交流個案照護與教學的對策和研究成果。

  上午假護理學院舉行的圓桌會議邀請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張新慶,以及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科技處及倫理委員會副研究員李紅英出席,與兩院的醫護人員、師生共同就臨床噩耗告知、臨終病人治療決策不一致、以及器官捐贈等多個倫理及執業安全問題展開討論。與會代表積極提問、分享及討論他們工作中最常見的倫理道德困境,並獲兩位專家學者建言及提議適切的解決方案。會議主持伍慧兒、陸嘉燕及黃志華總結時提到,為使前線醫護人員能有效及人性化地應對常見的臨床倫理困境,應為他們提供不同層次的倫理及法律知識培訓,內容可包括學習噩耗告知的技能,系統及邏輯的倫理辯證思維,亦要學會釋放自身面對道德沮喪感的壓力。專家們及與會者同時提出,面對醫療科技、老齡化社會的發展,患者的生活質量、醫護執業安全已顯得十分重要,在器官捐贈,倫理議題方面均離不開生死教育和對生命質量的深入探討,不僅社會大眾需加強相關知識,醫護人員也要對末期病人的人性化治療與護理不斷積累經驗,才能為病人作出最妥善的處理。

  研討會緊接圓桌會議,於下午一時假鏡湖醫院霍英東醫療專科大樓十四樓演講廳舉行,分有上半場專題講座及下半場口頭匯報環節,發表五份口頭報告文章,展出卅六篇海報,內容涉及護理新技術開展、護理管理、護理教學與實踐,執業安全等多方面的護理知識,吸引逾二百名護理從業員和護士學生出席。李紅英、張新慶擔任專題講座的主講者及口頭匯報的點評嘉賓,分別主講「放棄治療的倫理問題」及「中國大陸護士執業中若干突出問題的實證分析」專題講座。他們認為,護理部及護理學院匯報的文章研究十分成熟,對是次兩地交流,進行了意見的碰撞,雙方都獲益良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