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3.8婦女節辦分享會 – 高黃美芸女士到場講人生歷程及失智症照顧技巧

(2019-03-12)
  • 高黃美芸女士希望社會能提高對失智症患者與照顧者的支援

  • 高黃美芸女士亦在分享會上分享生活趣事

  • 三方主辦單位向「高錕慈善基金」致送善款

  • 是次分享會吸引社服機構、長者及照顧者出席

        由澳門失智症協會、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暨鏡湖護士助產學校校友會及學院主辦,澳門護老者協會協辦的「成功女性高黃美芸人生歷程分享會」於2019年3月8日假學院舉行。主辦單位藉着三八婦女節,邀請「高錕慈善基金」主席兼創辦人、澳門失智症協會榮譽會長高黃美芸女士分享其人生歷程,特別在家庭與事業上的平衡,以及照顧患有失智症的丈夫高錕教授的經歷和照顧技巧,鼓勵女性展現自我價值,學會調適失智症照顧者的壓力,呼籲社會提高對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的關注和支援。活動吸引百多名本澳居民出席。

     社會工作局甘潔玲處長,澳門失智症協會馬佩雲副理事長,澳門護老者協會會長兼學院校董會林燕妮董事,學院校友會梁寶卿會長,盧德華董事,劉羨冰顧問及邢志紅副院長等嘉賓出席。分享會由尹一橋院長主持,圍繞“奮鬥”、“家庭”和“價值”三個主題與高黃美芸女士進行訪談。

     高黃美芸女士分享與高錕教授從相識、交往及結婚後的生活照片,以及他患病後的轉變。她表示,過去社會受傳統思維影響,對女性的事業和緍姻存在性別不平等的待遇,故她在自己的家庭教育時,特意讓兒子做家務,女兒換燈泡,希望藉着生活小事,教育下一代性別平等。而她對家庭的付出,更是恆河沙數,她提到家中並無僱用傭人,一直以來都是由她打理生活起居。尹一橋院長問及,面對來自生活、家庭和事業的壓力已經不少,當得悉高教授患有失智症時,是怎樣讓自己堅定,應對照顧過程帶來的挑戰。高黃美芸女士笑稱,與高教授琴瑟和鳴數十年,有眾多美好的回憶和感情,彼此不僅是夫妻,更是很好的朋友,對於一些決定,他甚至會與她商討意見。

      高黃美芸女士指,過去社會缺乏對失智症的認識和支持,照顧之路十分困難,他們是透過高教授早期徵兆才發現他患上失智症,面對疾病日漸加重,她亦體會照顧者的壓力和處境,故她建議,照顧者應多了解和關心患者的需要,視他們如小孩般照顧,特別是要以笑相待,才能平復他們的情緒,此外,應學會調適自身壓力,她鼓勵失智症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多給予支援,讓照顧者得到適時休息,有助舒緩照顧壓力。是次活動還開放現場及社交平台直播及提問。不少與會者望能多了解高錕的治療過程,高黃美芸指,越早發現及積極治療有助延緩腦退化,高錕在疾病早期也會透過畫畫放鬆心情。 

    「高錕慈善基金」於二○一三年起啟用流動車服務,深入社區屋村接觸長者,並為他們進行檢測及轉介服務。高黃美芸女士希望藉着高錕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支援社區,提高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減少對他們的歧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