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澳門大學生、菲籍家傭及大灣區護士學院發佈三項研究成果

(2022-01-20)
  • 鏡湖護院發佈三項研究成果

學院於2022119日假演講廳舉行「社區健康與護理人文關懷」系列研究成果發佈會,發表三項研究成果,包括「澳門就讀大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性價值觀及性行為調查研究」、「澳門菲籍家務工作者的健康素養研究」及「粵港澳大灣區護士對護理人文關懷認知的混合研究」,分別獲得高等教育基金及澳門基金會資助。

科研管理暨發展部梁淑敏主任表示,三項研究分別針對澳門大學生、菲籍家傭及大灣區護士三類人群進行,研究內容均與現時社會狀況息息相關,冀藉此讓公眾了解更多資訊,並作出適當的干預和處理。

「澳門就讀大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性價值觀及性行為調查研究」收到1209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發現,受訪學生對性知識的認識不全面且不深入,例如「性傳播疾病只會影響性器官」一題有近六成回答錯誤,性傳播疾病並非只會影響性器官,戀愛年齡亦有年輕化跡象,在六成具戀愛經驗的受訪學生中平均戀愛年齡為15.6歲,並且有少部份學生對性安全意識薄弱,存在過早性行為、多性伴侶等危險情況。大部份受訪學生認為,目前的性教育程度一般至不足夠,他們多從講座、新媒體及互聯網的途徑獲取相關知識。項目負責人余惠鶯助理教授指,儘管現時澳門已面向中小幼學生推廣性教育,但仍存在不足,面向大學生的性教育較少,他們無法從系統、正規的教育課程中學習性知識。建議從性知識、性價值觀、性行為與性態度層面入手,以特區政府主導提供性教育的人力和課程資源,把性教育列入單獨課程,讓學生從碎片化收集性知識模式走向高校系統性學習模式。

「澳門菲籍家務工作者的健康素養研究」透過澳門明愛迎雁軒及宗教組織的協助下,調查了379位在澳的菲籍家務工作者的狀況。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受訪者的健康素養不足,他們對獲得、理解、判斷及使用澳門地區健康資訊的能力偏低,特別是年輕及英語水平一般的人群。此外,受訪者對處理情緒壓力、睡眠問題及慢性疼痛資訊的需求最高,佔六至九成,他們多從菲律賓和澳門官方網頁,以及社交平台獲取相關訊息。項目負責人張栢菱助理教授表示,澳門的菲籍家傭群體龐大,其健康素養水平對所服務的家庭十分重要,因此,應關注並重視其健康資訊的宣教工作,以及為其開展健康促進計劃,同時建議澳門政府及社會服務團體以多語言形式發佈重要資訊。

「粵港澳大灣區護士對護理人文關懷認知的混合研究」對大灣區醫院、診所、學校、長者服務機構及療養院執業的護士進行,收到8030有效問卷。結果顯示,各地護士的護理人文關懷認知水平良好,他們認為的護理人文關懷聚焦於態度及臨床實務,但較少強調患者自主,並受到專業認同程度、機構重視程度、以及培訓的影響。項目研究成員王思琛助理教授表示,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開展,為各地的住屋、醫保及交通帶來便利,其醫療及養老服務的融合將會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是次研究結果正好凸顯大灣區護理人文關懷的水平,識別出護士對護理人文關懷認知的影響因素,有助灣區護理的融合及互通。

發佈會出席嘉賓包括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岑曉東處長、澳門明愛迎雁軒冼佩影代主任、尹一橋院長、邢志紅副院長、教學部伍慧兒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