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和預期學習成效
課程目標
1. 課程秉承“從人到仁”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成為品格與才能並重、符合社會及專業要求的護理專業人才;
2. 培養學生成為健康維護及促進者,促使學生個人成長和專業發展。
1. 課程秉承“從人到仁”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成為品格與才能並重、符合社會及專業要求的護理專業人才;
2. 培養學生成為健康維護及促進者,促使學生個人成長和專業發展。
課程預期學習成效 (Programme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PILO)
在完成全部的課程學習後,學生將能夠:
1. 應用生物醫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理論,評估、解釋及處理服務對象的健康需要。
2. 以全人護理及關懷為導向,運用循證原則及護理過程為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適切及安全的護理照顧。
1. 應用生物醫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理論,評估、解釋及處理服務對象的健康需要。
2. 以全人護理及關懷為導向,運用循證原則及護理過程為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適切及安全的護理照顧。
3. 識別潛在及現存的健康問題及實施健康教育與促進活動。
4. 在專業實踐中展示恰當的溝通方法及技巧以建立有效的治療性關係。
4. 在專業實踐中展示恰當的溝通方法及技巧以建立有效的治療性關係。
5. 能夠獨立地及與專業人員協作地實施護理計劃、達到團隊目標。
6. 善用資源、在專業實踐上展示解決問題的責任和能力。
7. 展示系統策劃及評價護理照顧成效的能力。
8. 遵守護理執業的法律及行為規範,對實施的護理行為問責承擔。
9. 建立反思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持續滿足社會及專業的要求。
10. 顯示批判思維及基本的應用科研結果的能力,探討及識別促進優質服務的因素。
11. 洞察文化的多元性,具備本土、國家及國際視野。
6. 善用資源、在專業實踐上展示解決問題的責任和能力。
7. 展示系統策劃及評價護理照顧成效的能力。
8. 遵守護理執業的法律及行為規範,對實施的護理行為問責承擔。
9. 建立反思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持續滿足社會及專業的要求。
10. 顯示批判思維及基本的應用科研結果的能力,探討及識別促進優質服務的因素。
11. 洞察文化的多元性,具備本土、國家及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