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鏡湖護理學院辦國際居家護理座談 推動居家護理標準化
2024-04-25
▲尹一橋院長期望聯合各界推動居家護理服務在澳門及大灣區的長足發展
▲國際居家護士組織前任主席Barbara Piskor女士
▲國際居家護士組織司庫Marilyn D. Harris女士
▲國際居家護士組織susan hinck博士(右六)、barbara piskor女士(左六)、marilyn d. harris女士(左五)與尹一橋院長(右一)、曹聖玉博士(右五)及眾嘉賓合影
▲梁淑敏主任表示失智症照顧學習平台為照顧者提供專業指引
▲本地機構代表期盼與學術界合作制定切合澳門情況的居家護理標準
為促進居家護理服務的發展及提升其專業水平,由澳門鏡湖護理學院主辦,南丁格爾居家康護協辦的「國際居家護理標準及實踐大灣區系列座談會澳門站」於2024年4月24日假離島醫療綜合體校址會議中心舉行,活動邀請國際居家護士組織主席Susan Hinck博士、前主席Barbara Piskor女士、司庫Marilyn D. Harris女士、香港南丁格爾居家康護創辦人曹聖玉博士、澳門社會工作局長者服務處甘潔玲處長、澳門衛生局施力維護士監督,以及一眾大灣區專家學者、本地業界人員及學院師生近百人參與,就制定居家護理服務標準、服務質量監控及發展趨勢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國際專家分享居家護理重要性
國際居家護士組織三位專家,Susan Hinck博士、Barbara Piskor女士及Marilyn D. Harris女士分別介紹了組織的宗旨及居家護理的重要性,強調居家護理是要讓病人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下獲得個性化及專業的護理照顧,有利身心健康。她們認為學術界與服務提供者乃緊密合作夥伴,服務發展應由科研主導,制定因地制宜的居家護理標準,方可推進服務發展,亦有助節省社會醫療開支。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積極推動居家護理發展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尹一橋院長表示,活動獲特區政府及業界代表包括社工局、衛生局、醫院和多個養老服務機構熱烈支持,反映各界對完善澳門居家護理服務的高度重視,期望透過座談為建立澳門居家護理標準及提升質素帶來啟示,並促進區內專業團體的合作交流,冀以政策支持、資源投放及人員培訓等多管齊下,推動居家護理事業在澳門及大灣區的長足發展。
本地機構分享實務經驗
四個本地機構代表包括,母親會下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黃凱玲主管、澳門明愛家居護養暨照顧者支援服務中心莫桃芬副主任、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家居護理服務隊胡靜儀護士和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海傍區老人中心譚曉紅社工,介紹了機構在外展居家照護服務的情況,同時亦透過個案講解居家護理的運作模式和面臨的挑戰,四機構代表均認同澳門特區政府「原居安老」的政策方針,並期望日後整合其他社會資源,與學術界通力合作,透過科研共同制定適合澳門使用的居家護理標準。
失智症照顧學習平台即將推出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科研管理暨發展部主任梁淑敏教授表示,學院近年積極開展失智症照顧、生命末期照顧及生死教育等相關研究,學院與澳洲福林德斯大學的前期研究證實了合作開發的失智症照顧者網上學習平台具有良好效果。該計劃已於本月展開人員培訓,下個月會陸續推廣至本澳社會服務機構試用,日後更計劃擴展至大灣區其他城市,為照顧者及有需要人士提供專業指引。
座談會成果豐碩
座談會結束後,國際居家護士組織及香港南丁格爾居家康護的專家們參觀了澳門鏡湖護理學院的教學設施,並實地參觀考察鏡湖醫院及恩暉長者綜合服務中心,了解學院的教學資源,以及本澳醫療及長者院舍的運作情況與外展服務安排。是次活動成果豐碩,為澳門居家護理服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大灣區居家護理事業的合作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